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1781篇
科学研究   16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07篇
综合类   259篇
信息传播   1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51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50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法律信仰:法治建设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与宗教联姻而生的法律信仰是西方法治得以确立和生长的观念基础,法治之所以首先在西方获得理论证成并付诸实践,与西方国家特有的以法律信仰为核心的法律文化传统有关。作为后发法治国家,我国应以史为鉴,牢牢把握法律信仰这一法治建设的核心要素,尽早实现国人百余年来梦寐以求的法治国家的理想。  相似文献   
62.
秦孝文王在秦历史上的地位无足轻重,他的在位时间因史料记载简短,加之人们的疏忽,常被错误地认为只有短短的三天。本文根据历史文献,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秦孝文王在位的时间是一年,而非数日。  相似文献   
63.
反腐败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课题 ,权力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就达不到依法治国的目的。从法治的角度改善和净化行政环境 ,改革和完善行政体制 ,加强行政监督力度 ,是遏制行政腐败的根本对策 ,它必将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64.
法活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和解放后在公民法治意识的建设和树立方面分析,中国公民的法治意识受几千年封建法律文化的影响极深.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今天公民能守法但不懂用法,能履行义务却不会行使权利,成为法律被动的、消极的遵守者和承受者,这必然影响到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要消除这些影响,一方面必须要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对公民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灌输;另一方面必须重新树立现代法治观念。  相似文献   
6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式载入党的决议。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日益走向成熟。依法治国方略,是在继承前人正确的理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法制思  相似文献   
66.
本文从分析图书馆管理的现状入手 ,着重阐述了“以法治馆”的现实必要性和有效性 ;同时指出“以情治馆”观念的种种弊端 ,提出了“以法治馆”作为图书馆管理的主体 ,同时辅之以“情治”的辨证施治 ,从而使图书馆管理迈上健康有序的、科学的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67.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德治国,必须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共产党员继承传统美德,体现时代特色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68.
从Miranda定则的证明方法,熊庆来的关于m(f~(k)/f)的估计[2]和全纯函数族的一些性质,得到一个全纯函数族的正规定则。  相似文献   
69.
江泽民同志近来在一些重要场合谈及治国方略时,多次将“德治”放置在与“法治”同等重要的高度。这是对党的十五大“依法治国”方略的充实和完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本文在对德治的内涵及特征进行诠释的基础上,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德治”在理论和实践都经得起检验。文章进一步认为,治国应先治官,治官必须以德,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完成历史使命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相似文献   
70.
本通过对“法治”的本质含义的分析,结合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及法律的正当程序的探讨,阐述了公民的接受裁判权的实质;并以我国审判实践中的民事立案规则为例,对司法实践中对公民接受司法裁判权的妨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